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安徽省黄山市2017-2018年室内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侯银续, 林浩飞, 王玮, 陈李, 袁华玲, 吴磊, 王海波, 张家林, 黄发源
摘要290)      PDF (662KB)(938)   
目的 全面了解安徽省黄山市室内蜚蠊的侵害状况、密度、种群结构、生境分布特征及季节消长趋势,为病媒生物防制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及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粘捕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汤口镇和旅游风景区的宾馆、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医院、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和城镇居民区)6类生境171家单位1 297间房间,对蜚蠊的种类、密度、时空分布及侵害率等指标进行监测。用Excel 2013软件对密度、侵害率等参数计算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蜚蠊监测密度与日平均气温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生境蜚蠊侵害率进行 χ 2检验。 结果 共布放粘蟑盒1 300余张,有效粘蟑盒1 254张,阳性房间309间,捕获蜚蠊13 014只。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率为23.82%,蜚蠊粘捕率为24.64%,蜚蠊密度10.38只/张,密度指数为42.12只/张。其中德国小蠊12 640只,占比为97.12%,为优势种;黑胸大蠊369只,占比为2.84%,为常见种;其他种类蜚蠊占0.04%。雄虫在种群中占比为9.95%,雌虫占比为12.86%,若虫占比为77.19%。黄山市蜚蠊的密度高峰期在7-9月,其中8月最高,为38.07只/张,侵害率为21.92%,蜚蠊密度与监测当日平均气温间呈正相关关系( r=0.709, P=0.022)。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较为严重的生境类型是农贸市场(43.65%)、餐饮店(33.68%)和超市(30.03%)等场所,6类场所室内蜚蠊侵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6.260, P<0.001),居民区、医院的蜚蠊侵害率与其他生境中的蜚蠊侵害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宾馆与餐饮店、农贸市场的蜚蠊侵害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 黄山市室内蜚蠊侵害较为严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为快速增长型种群。农贸市场、超市、餐饮店和宾馆等生境中蜚蠊侵害较为严重,需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蜚蠊监测和科学防制工作。
2020, 31 (6): 718-721.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0.020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 γ-多样性空间梯度格局与环境因素关系
岳仁苹, 龚正达, 王海波, 葛军旗, 张丽云, 周红宁
摘要266)      PDF (1321KB)(907)   

目的 了解我国西南山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 以云南省西部澜沧江流域9个纬度(21°~30° N)及6个海拔(500~3 500 m)为调查研究的空间和尺度,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居民区夜间活动的成蚊进行多样性调查。结果 (1)澜沧江流域居民区捕获蚊类180 099只,隶属于2亚科7属46种,其中按蚊属16种,库蚊属15种,伊蚊属11种,蓝带蚊属、阿蚊属、曼蚊属和脉毛蚊属各1种;(2)蚊类γ-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随着纬度升高,呈阶梯状下降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3)β-多样性(Cody指数)随纬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后再升高的分布格局,两高峰位置分别位于24°~25° N和27°~28° N,沿海拔梯度呈先升高后逐步降低趋势,最高点位于海拔1 000~2 000 m;(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澜沧江流域居民区不同纬度、海拔梯度带蚊类被分为3个地域区系类型,即东洋区系、东洋与古北区系的过渡区和古北区系;(5)澜沧江流域30个乡镇样点蚊类物种丰富度与纬度、海拔、温度、降雨量和蚊类密度的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丰富度与纬度和海拔两变量呈负相关(r=-0.720、-0.645,均P < 0.001),而与温度、降雨量和密度呈正相关(r=0.598、0.675、0.785,均P < 0.001)。结论 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澜沧江流域蚊类γ-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随纬度和海拔增高而递减,随温度和降雨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在地理因素中纬度梯度对蚊类γ-多样性的影响较明显,气候因素中降雨量对蚊类γ-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2016, 27 (3): 220-22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03
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传播媒介调查
易波, 徐荣, 劳旭影, 王海波
摘要356)      PDF (386KB)(810)   

目的 分析宁波市2005-2012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并结合病媒生物监测数据, 分析宁波市出现登革热流行的风险。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分析宁波市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CO2诱蚊灯法调查宁波市蚊类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结果 2005-2012年宁波市累计报告11例登革热病例, 均为输入性病例, 其中25~50岁有8例, 男女性别比为1.75∶1。患者职业分布以商务人员为主(36.37%)。白纹伊蚊是宁波市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介蚊种。结论 宁波市白纹伊蚊广泛存在, 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 存在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做好蚊类监测, 预防登革热流行的发生。

2014, 25 (3): 267-269.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4.03.019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蚊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郭晓芳, 王丕玉, 曾旭灿, 赵秋敏, 周传玲, 龚道方, 李佳, 王海波, 董利民, 周红宁, 张久松
摘要631)      PDF (977KB)(831)   

目的 确定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型及其E基因序列特征。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蛋白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程序完成核苷酸相似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碱基配对后采用Mega5.0软件做进化树分析。结果 13株JEVE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0%~1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8%~100%,与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1%~86.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7.2%;进化树分析发现,13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结论 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病毒属于JEV基因Ⅰ型。

2012, 23 (5): 391-394.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点蚊虫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李佳1, 周红宁1,2, 王丕玉2, 郭晓芳2, 王海波1, 龚正达3
摘要1396)      PDF (940KB)(892)   

【摘要】 目的 探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点蚊类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方法 2007年9-11月用CDC诱蚊灯对澜沧江5个县9个调查点的居民区进行夜间成蚊的调查取样,对所获蚊虫进行分类计数,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捕获蚊虫4682只,分属6属28种(亚种)。结果分析发现,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点蚊类的物种多样性与纬度梯度呈负相关(r=-0.3219),与海拔梯度显示负相关(r=-0.4238)。结论 三带喙库蚊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居民点蚊类的优势种,中华按蚊、环带库蚊、骚扰阿蚊、致倦库蚊、美彩按蚊和棕头库蚊是该区域的常见种。蚊虫多样性与调查点所处的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有一定的联系。

2009, 20 (2): 104-107.